信仰和美德
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:色兰!
非常高兴有机会再一次和年轻的学子们一起交流,共同探讨伟大的伊斯兰。我们大家虽年龄不同,社会分工各异,但在伊斯兰看来,大家都是兄弟姐妹。《古兰》教导我们“凡穆民皆兄弟”,凡是有伊玛尼的人,都是兄弟姐妹。父子、领导与被领导、管理与被管理等关系都不重要,在伊斯兰看来,大家只是兄弟姐妹。这强调了两个方面,其一是伊玛尼的重要性;其二是在伟大的造物主阙前人人平等。
今天的主题是《信仰与美德》,就此我们展开探讨。
首先讲信仰二字。信者相信,仰者仰视,引申为尊重。所谓信仰,就是崇敬地相信某个对象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人人都是有信仰的,只是有强弱之分,高低之别。穆斯林的信仰有个专门的名词,叫伊玛尼,一般译为正信。
从辞源学的角度看,“伊玛尼”这个词有两层含义,其一:安宁。拥有伊玛尼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安宁。在今世,真正的安宁体现为心灵的宁静,不论身处何种困境,遇到多大困难,都能坦然面对,这种心境就来自于伊玛尼。一个有伊玛尼的人,成功时不会得意忘形,不会傲视他人,他会心存感激,知道这是真主的恩典,进而更加谦虚;当灾难来临时,他会忍耐,会积极应对,不会绝望,更不会自杀,因为他深知这是主的考验,阴霾过后便是晴天。有关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自杀者高达二十八万,更有数百万自杀未遂者。为什么这些人会放弃美好的生命而选择自杀呢?归根结底,他们没有信仰。一个有正信的人,在今世获得的是心灵的安宁,后世获得的是永恒的幸福。
其二:诚信。如今,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诚信危机,毒奶粉、毒胶囊、毒大米、假鸡蛋等事件层出不穷,这说明人们的诚信已经缺失。一个有伊玛尼的人必须做到诚信,假如失去了诚信,伊玛尼就不完美,穆圣(祈主福安)说:“无诚信者无正信。”2012年五月,本人探访扬州仙鹤寺。仙鹤寺得名于建筑的形状,鹤嘴为照壁,鹤首为寺门,鹤目为水井,鹤颈为甬道,鹤身为大殿,鹤翼为两侧的南北讲堂。穆斯林作家张承志先生有篇文章叫《伤残的仙鹤》,正是与仙鹤寺有关。为什么叫“伤残的仙鹤”呢?南侧的讲堂名为“诚信堂”,迄今完好保存着,可惜北侧的“正信堂”文革时候被占领(如今,那块土地已归还给清真寺,“正信堂”正在恢复中)。我们知道鸟的一对翅膀,缺一不可,同样,正信也离不开诚信。
现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美德。我们先剖析一下“德”字。大家知道,中国汉字最初是甲骨文,刻在骨头上。从甲骨文,金文,篆书,隶书等一直到现在都在不断变化。在甲骨文中,“德”字的左边是“彳”( chì)形符号,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、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,其右边是一只眼睛,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,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,意思是:行动要正,而且“目不斜视”。在金文中,“目”下面又加了“心”,这就是说:目正、心正才算“德”。
刚才我们从汉语的角度解析了“德”字,现在我们从阿拉伯语的角度分析一下,因为阿拉伯语是《古兰》的语言、圣训的语言,是许多教法经典的语言。穆圣(祈主福安)穿着潇洒且喜欢打扮,随身带着镜子和梳子。圣妻阿依莎的传述:穆圣每次照镜子都要念祷词,“真主啊,您美化了我的外在形象,求您美化我的内在形象!”,人有两种形象,外在形象叫“赫里格”(خَلْقٌ),即人的外表, 内在形象叫“呼路格”( خُلُقٌ),即人的道德。
我们穆斯林作为优秀的民族应该注重外在形象,更应该注重我们的内在形象——我们的品德。德关系到我们今后两世的幸福,穆圣(祈主福安)说:“导人入乐园最大的因素就是美德。”
穆圣(祈主福安)说:“我被差为圣,只是为了使各种美德臻于完善。”穆圣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太多了:六大信条,五大功修,有关先天、中天、后天的许许多多的哲理,“沙里亚”、“拓利格”等各种知识。而穆圣说,他的使命只是为了完善各种美德,说明德之重要。
“拜功对于信士,确是定时的义务。”(4:103)每番拜功都有特定的时间段,因此,穆民做礼拜一定要守时。不仅如此,日常生活中也要守时,这就是一种美德。将拜中的美德从寺内带到寺外,带到拜外的日常生活中。礼拜时需要排队列班,拜外更要注意排队,不要插队加塞。应该遵守交通规则,按照信号灯的指示行走。拜中要跟随伊玛目,不可抢先,主要培养我们的服从意识。在一个集体中,要有服从意识,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序地进行。
伊斯兰注重理论,更注重实践。伊玛尼是美德的根基,美德是伊玛尼的硕果。穆圣(祈主福安):“伊玛尼有七十多个枝杈,最高的认主独一,最低的是清除道路的障碍物。”
记得将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给您身边的亲朋好友噢,嘿嘿\(^o^)/~